
明新科技大學USR團隊參與 2025 USR EXPO,展出竹文化產業孵創、AI應用打造智慧樂齡社區、綠色材料創新應用等計畫主題,展現師生推動社會責任與永續發展的多元能量。 圖片來源:明新科大
明新科大自2019年起攜手新竹縣五峰鄉賽夏族,從USR HUB、萌芽型到深耕型USR計畫,與在地族人「山莎蔓岸竹木產業生產合作社」共同打造竹文化產業實踐場域。以竹子為核心,串聯原鄉的文化傳承、產業發展與環境永續。
在農業部林業暨自然資源保育署新竹分署支持下,計畫取得13噸竹材資源,為竹產業奠定基礎。USR團隊協助族人完成7,500平方公尺竹林航拍與碳匯調查,培訓無人機證照人才。未來將參與竹林疏伐,發展竹炭、竹醋液、竹構建築、裝置藝術與生態觀光,形塑部落循環經濟。
明新科大校長呂明峯出席並表示:「在深耕型USR計畫中,我們透過社會、永續、產業、國際四大面向,從竹材活化到產業升級,積極支持地方共創,展現綠色永續的精神,創造就業與經濟支持,鼓勵青年返鄉。更推動原鄉竹文化走向國際舞台,彰顯大學社會責任的影響力與價值。」
深耕型USR計畫與台師大、北教大、世新大學合作,讓學生透過跨文化交流,更理解原住民族的文化智慧。此計畫特別注重人才培育,現場呈現由明新科大多媒體系張齊軒副教授指導的紀錄片,透過學生視角記錄「山莎蔓岸竹產業示範園區」的建構初心與歷程,參與「USR在地行動」的各校同學們在竹工藝師帶領下,以傳統工法實作竹製品,用雙手將文化傳承的幸福溫度串連起來。
計畫主持人李來春教授強調:「竹子承載的不只是文化記憶,更是ESG與SDGs實踐的關鍵素材。」原民處處長林杏(tiwaS.tara)則表示:「期望部落竹產業成為火車頭,透過跨域合作與學術支持,陪伴部落建立自主營運與青年洄游機制,推動賽夏族文化保存、經濟發展、環境永續的三重目標。」
明新科大另兩項萌芽型計畫也同步亮相。行銷系邱筱琪副教授主持的「智齡竹夢•跨域共生計畫」,透過智慧社區、健康適能、樂齡扎根三大面向,導入XR與動作追蹤,開發「高齡者健康體適能智能追蹤系統」,結合遊戲與健康促進,打造智慧樂齡社區。「城市『溪』伴—AI賦能綠色材料發展計畫」由半導體材料系彭政雄副教授主持,因應鳳山溪生態系統遭到破壞,透過生態修復、水質改善與社區韌性提升策略,結合AI技術進行水質監測與污染源識別,推動循環經濟及綠色材料應用。並推動AI審議式民主與大專生洄游計畫,展現青年環境行動力。
透過USR實踐,明新科大展現大學連結地方與永續發展的力量。期許「大學不只是學術殿堂,更是社會實踐的行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