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2025 年 05 月 09 日,農曆 四月十二日宜:結網 解除 餘事勿取 忌:諸事不宜
魔比戶外
「立夏之夜.淺山內海旬食趣」—曾文社大《流域策展學—食農大地》課程成果溫暖登場
記者 | 林清雲 台南報導
發布時間:2025/05/06 | 23:15
Advertising Advertising


2025年5月4日傍晚,官田拔林工作站燈火溫柔、香氣四溢,一場融合地方食材、流域故事與公共藝術的旬食晚宴—「立夏之夜.淺山內海旬食趣」盛情登場,展現曾文社區大學《流域策展學—食農大地》課程的精彩成果。


本課程由龔卓軍、許怡慈、陳俊憲三位老師共同指導,並由曾文社大以拔林工作站為基地規劃執行,獲教育部「113年度社區大學促進公共參與特色議題計畫」與「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大地藝術策展學」支持。課程自114年春季開課,以曾文溪流域為探索核心,結合在地食材與社區行動,帶領學員深入理解食物與土地、環境與人之間的深層關聯。


歷經兩個多月、共「7+1」次的實地踏查與策展實作,課程足跡遍及曾文溪溪埔農地、川文山、關廟水牛大叔生態教育農場、田寮牛稠埔野地農場、玉井天埔社區、玉井淺山故事館、七股漁人蔡明亨與龍亨號、柳營世霖洋菇農場、麻豆陳澄興農場等地。學員們沿著曾文溪,從淺山走向潟湖,以雙腳丈量土地,蒐集食物記憶與在地故事,轉化為一場獨具地域感的公共策展行動。


本次成果展的最大亮點之一,是與拔林社區媽媽教室的跨域協作。擅長古早味料理的媽媽們與學員一同設計菜單,將地方記憶化為佳餚,結合熟悉與創新,每一道菜都訴說著流域地景與情感的交織,呈現一場從舌尖延伸至心靈的文化盛宴。


策展人由曾文社大專案經理人謝昀栗擔任,帶領17位學員組成的策展團隊,在三位老師的引導下,將策展理念化作餐桌上的敘事,實踐一場真實與溫暖交融的公共藝術行動。


活動主視覺文字由書法班王美淇老師揮毫,展現書藝之美;餐桌場佈則由中華花藝班老師陳玉美指導學員共同設計,充分展現社大課程之間的整合力與創意合作。

當晚,龔卓軍老師感動表示:「我教學二十多年,今年曾文社大的策展課讓我們第一次與地方社區建立如此具體的合作關係。

覺得好像終於完成了共融的、多物種的藝術,大家各司其所好,完成其各自夢想的餐飲,這不僅是一場成果發表,更像是夢想實現的時刻。謝謝大家的真心與付出!」

曾文社大主任黃瓊恩也於活動中致詞,她深深感謝所有參與的師生與社區夥伴:「這門課程讓我們看見教育與土地之間的深度連結,也見證了策展行動如何在地方生根、開花。感謝龔卓軍、許怡慈、陳俊憲三位老師的帶領,以及學員們的投入與創造。

我期許未來曾文社大持續與社區緊密合作,發展更多關於曾文流域的故事與行動,讓教育真正走進生活、走進地方。」

這一夜的拔林工作站,不只是佳餚飄香,更有故事與情感交會的溫度。夏夜微風中,來賓們在餐桌上與心頭都留下了深刻而溫暖的記憶,也為地方食農與策展教育譜寫出嶄新而動人的篇章。

HONDA